“从上海到海南,一位Ruby工程师的远程实践”——100个远程工作者
SAI 是以为 Ruby 工程师,因为上海疫情,他无法每月几次回家和家人团聚,而郑州本地有没有好的互联网公司,从薪水和技术栈都契合他的要求。最终远程工作给了他一种新的突破点。本文分享了他找远程工作、面试以及适应等方面的经历和经验。(via Sky)
关注微信公众号
获取最新远程工作机会推送

你可能感兴趣
- Ruby China 工作也旅行 - 预告 - 受一些文章的启发,作者决定分享自己的远程工作经验,这篇是预告相关内容
- 你好鸭 #32 | 从国企程序媛,到130人远程团队的管理者 - nauhil 是一名稳定的远程团队的管理者,目前他们团队已经有 130 多人了。不用 996 不用通勤打卡,不用无意义的加班,可以有时间去管理自己的健康。作为跨国团队,时差和语言是一项很大的挑战,所以沟通中尽可能准确的表达信息,这对远程的成员有很高的要求。
- 毕业五年,她从月薪2500的贸易员到最高月收入28万的自由职业者 - 一个自由职业者者的故事,在北京依靠写作副业积累,带来人生改变。坚持写作给她带来了很多衍生机会。自由职业稳定后,她每天工作2-3小时,剩余时间用于享受生活。
- 为什么你老板还没有推行在家办公?一个传播学角度的解释 - 媒介即信息,在传递信息时,如果媒介选用不当,甚至可能扭曲原意。而远程的媒介相对就比较单一,如果表达能力或者理解能力不足,是很辛苦的。对于交流,文章对照小区社交,提出了同城远程的一种形式,值得借鉴。
- 电鸭社区 远程工作中,如何避免Burnout(过劳) - 工作生活交织,缺乏交流,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远程工作者导致过劳,本文介绍了一些避免过劳的方法。